铜仁碧江:大数据和农业“结亲”
日期:2021-03-04 / 人气: / 来源:天眼新闻 / 发布:媒体专员-杨凤琴
	“订单已经下了,要抓紧种植!”3月2日,贵州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鱼坝区基地内,工人们忙着种植新增的蔬菜订单,山久长青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即将上市的蔬菜是否合格。
	
“他们除了监测农药残留保食品安全,技术人员还要为下一季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提供数据参考。”基地负责人王孝利感慨,过去是刀耕火种,现在是大数据种植。
	过去,龙鱼坝区的种植、销售,依靠单打独斗的方式,不仅盈利少,当市场上的菜品供过于求还会亏损,有了大数据平台,不愁销路,还能实现稳步增收。
	
去年10月,依托山久长青科技有限公司的“学生营养餐智慧云+校农云”“学生食餐需求+农业”贵州华以科技有限公司加入该平台,按照订单式生产,提供30吨蔬菜,增收6万元,从而实现了稳步增收。
	据悉,贵州山久长青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落户铜仁市碧江区,该公司通过学生餐食数据的刚性需求,搭建地方农业营养数据库,建立年度带量食谱,运用平台覆盖学校人数,依托数据分析,计算当年农产品供需量,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实现以产助农。
	
“该公司的‘校农结合’大数据,自动汇总学生营养餐菜品需求,为农业有计划生产提供科学数据。”山久长青公司负责人杨伶说,通过政府引导实现了从生产、配送到餐桌,全程溯源,以各大高、职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社区,线下农业生产主体入驻平台,综合物流配送,完成线上交易,线上聚集。
	2017年,该公司完成碧江区163所学校营养餐配送,覆盖346.9万学生,723个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258个配送中心建立的农商数据服务平台,覆盖数字平台经济产业、实体产业、农业发展、物流配送、大健康产业等。
	
大数据为农业有计划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不仅破解碧江“种什么”的生动实践,还以数据调整农业结构供给侧,带动农产品销售,开创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链条式产业化经济模式,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煜妤
编辑 潘晓飞
编审 杨仪 王琳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贵州新闻联播:铜仁大数据平台上09-08
 - 央视《新闻联播》贵州:巩固脱贫03-27
 - 碧江:一顿学生营养午餐的连锁效03-24
 - 铜仁:大数据搭建农产品产销桥梁05-26
 - 碧江新闻:市政协调研组到碧江调04-20
 - “铜仁疫情登记”小程序上线 智能02-19
 
相关内容 Related
- 碧江创建学生资助智慧平台,织密10-24
 - 14家签约方率先锁定新机遇!第四届10-22
 - 关于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副总经09-15
 - 关于省委改革办试点处副处长宋宽09-10
 - 山久长青集团组织全体员工集体观09-04
 - 铜仁市人民政府吴启疆副市长领导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