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0-01-01 / 人气: / 来源: / 发布:

印象贵州网讯 (特约记者 皮刚) 铜仁市教育局在铜仁市委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校农结合”工作,助农户(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创“校农结合”新模式

走信息化监管之路。2018年春季学期,市教育局全面启用了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及时将“四统”配送公司的生产基地信息录入平台中,信息包括生产基地名称、种养规模、生产品种、上市时间、上市量、带动贫困户户数、贫困户收入情况等信息。“四统”配送公司将生产基地采购时的图片、数量、农残检测、配送学校情况等信息适时上传到系统中,实现了市、县教育局全面了解和监管“校农结合”的实施情况。

走配送公司+批发市场之路。市教育局不仅指导本辖区内营养餐学校的采购工作,还为生产基地扩大销售牵线搭桥,如:主动对接铜仁锦江蔬菜公司、重庆蔬菜批发市场和省供销社,将江口县营养餐食材配送企业(兴乔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松桃县大路乡土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除了供应学校外,全部批发以上三家企业,探索出了“农贸市场+市直学校+营养餐学校+合作社+基地+农户”之路,不仅解决部分滞销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扩大了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

走市直高校、高中学校群体化运作之路。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校农结合”实施对象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铜仁市教育局为扩大“校农结合”实施范围,带动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动联系市属高校和高中学校,与江口县兴乔果蔬专业合作达成采购协议,由合作社负责配送学校食堂所需农产品,让“校农结合”模式在全市全面开花结果。

“校农结合”工作成效显著

计划生产推动有序。一是生产基地以学校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大棚蔬菜,满足学校不同时段采购需求;二是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食品逐步走向多样化,增加了牛、羊、鸡、鸭、鱼等肉类产品,引导生产基地和农户有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三是实行订单式生产时令蔬菜,解决了贫困农户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采购占比逐步提高。2018年3、4、5、6月份,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共采购农产品31913吨。其中向贫困地区采购常用农产品18135吨,占采购总量的56.83%;涉及采购金额19938万元,其中向贫困地区采购金额12232万元,占采购总量的61.35%。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全市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和帮助力度,在与教育部门签订“校农结合”生产基地中,共带动贫户5495户,20866人,年预计实现人均增收4200元左右,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生产的积极性。

6月27-29日全国营养餐现场会在贵州省惠水县顺利召开,铜仁市教育局作为全国营养餐现场会新闻发布会上唯一参会发言的市州单位,“校农结合”工作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编辑:圆子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