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0-01-01 / 人气: / 来源: / 发布:

人民网施秉8月30日电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近年来,施秉县甘溪乡围绕“大产业致富、小产业脱贫”的发展思路,坚持发展林下虫草鸡养殖、精品水果种植等当地特色产业,脱贫成效显著,如今产业扶贫已然挑起了该乡脱贫的“大梁”。

虫草鸡养殖基地位于甘溪乡甘溪村小米屯组,目前基地规模为860亩,建有养殖圈舍150个,基础设施完善。

甘溪村村支书李玉宝表示,虫草鸡为当地特色土鸡,生长期为6=7个月,前3个月的小鸡主要喂食饲料,3个月以后主要靠基地里的虫子和青草,每天下午喂一次玉米,长势良好。基地年出栏虫草鸡5万羽以上,成品鸡一般都在3至4斤,一斤25块钱左右,主要采用订单销售和供应周边学校的营养餐,市场反响良好,今年已出栏2批共1.5万羽,产值预计可达16万左右。
“我们采用的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股份比例分红,其中,量化扶贫资金106万元作为入股资金,覆盖143户贫困户,他们每年每户平均可获得分红1300元以上,‘特惠贷'入股贫困户年户均分红5000元。”李玉宝介绍到。

田应和是甘溪村周家窝组的贫困户,目前在虫草鸡养殖基地务工,与他一样在基地务工的还有周边各组的19名贫困户,他们各自负责一定规模的片区,负责鸡的喂养及卫生的打扫。“我在这打工快一年了,每个月工资是2800元,我交了5000元入股,一年能拿到2000元的分红,一年差不多有3万块钱,今年底可以脱贫了。”田应和高兴地说。

“我们2007年引入葡萄种植,经过几年探索,现在这个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的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按照批发价2元/斤来算,一亩的产值也有6000元。由于我们这个品种是用来酿酒,所以价格不是太高,如果是鲜果,那效益还会更好,比种玉米好多了。”望城村村支书曾维军自豪地说。

为使园区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农户自发筹集资金在园下放养土鸡和白鹅,现已发展养鸡基地4个,年出栏4800只,增加农户收入9.6万元以上。此外,望城村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土地流转建成120亩荷花池,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及农家旅馆。


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王秀芳 摄

目前,全村4000亩的精品水果种植基地挂果面积达到1200亩,年产量达1.6万吨,水果销往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及茅台镇民营葡萄酒厂,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27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于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成绩斐然。(王秀芳)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