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六化一保障”促进学生营养餐可持续发展

日期:2016-12-20 / 人气: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 发布:网络编辑-杨柳

自2012年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铜仁市通过建食堂、配设备、聘工人、抓管理等措施,实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目标,全市中小学食堂均“自办、自管、公益性、零利润”运行,探索形成了具有铜仁特色的“六化一保障”营养餐管理新模式,促进铜仁营养餐“规范运行、安全营养”和可持续发展。

食堂建设标准化

——设施设备标准化。2011年秋,铜仁市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食堂建设,筹集资金5亿余元,解决了当时全市1246所学校没有食堂的问题,收回241所对外承包的学校食堂,新建、改扩建1395所学校食堂并配齐食堂设施设备,招聘了5966名食堂工勤人员并将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2012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热锅热灶”供应营养午餐。目前,全市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餐已实现全覆盖,其中:农村义务教育1705所学校,实施率100%,受益学生391154人,享受率100%;农村幼儿园2189所,实施率100%;受益儿童85169名,享受率100%。同时,推进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幼儿园食堂建设,要求到2020年底,实现100%的中学和100人以上小学、幼儿园食堂均达到“B”级以上。目前,思南县以标准化特色食堂为引领,创建B级食堂25个,率先实现了B级食堂乡镇引领全覆盖。

——食堂管理标准化。实行学校食堂 “123+7”管理模式(“1”是以县统一科学食谱,“2”是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及建立一套管理制度,“3”是严把采购、进货查验、出库三个关口,“7”是学好食品安全知识、管好食堂工勤人员、分好人员工作与责任、定好食品存储加工标准、装好食堂视频监控、用好营养餐管理“云平台”、算好学生营养餐账),形成了学校食堂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物品存放有序,工作人员有责,食堂文化浓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学校食堂的标准化建设,做到了学校食堂的精细化管理。

配餐食谱科学化

——为确保供餐质量,各区(县)政府组织卫生计生部门开展科学配餐制订食谱工作,严格执行营养餐带量食谱。根据铜仁“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管理平台”进行营养监测,结合地方实际和口味特点,每学期提供4套食谱供学校按周轮换使用,保证每餐“一荤两素一汤饭管饱”。

——为确保配餐科学营养,铜仁市营养餐按“一餐一点”供餐,在保证“一餐”(“一荤两素一汤饭管饱”)的基础上提供“一点”,即每周要提供水果、鸡蛋、牛奶或酸奶、蛋糕等茶点,做到每餐要有油有肉,供餐肉食定期更换,并定期增加海产品等营养丰富的食品。

——为确保供餐方式合理,对目前没有食堂的独立公办幼儿园及山村幼儿园,就近(0.5公里内)与实施义务教育营养餐学校搭餐,较远的,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暂时提供有“QS”认证的“营养包”。尽可能满足了各个阶段学生成长需要,解决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营养健康”转变,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营养餐监管信息化

——推行食堂监控进入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在食堂贮存室、加工间、留样柜、备餐间、餐厅等重要区域安装监控设备,统一接入区(县)校园安全指挥中心,加强食堂安全监管力度。

——自主创新研发“铜仁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管理平台”。2015年初,我市与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营养餐云平台,建立市级系统监管中心、区(县)系统指挥中心、学校APP移动终端,实现了市、区(县)、校三级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可通过手机APP对全市营养餐进行实时巡察,提高了营养餐管理的实效性和精准度,解决了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资金安全、科学营养分析等六大难题,实现了实时全程可视化追踪,确保了食品安全;食谱营养监测,确保了学生身体健康;系统智能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库存智能管理,避免了误食过期食材;报表自动生成,杜绝了人为修改;资金用途自动分流、自动独立建账、独立核算。

物资采购全统化

在原实施的对米、面、油及肉类等大宗食品原材料“四统”(统招、统购、统配、统送)的基础上,提升到主食、副食、干货、调味品等食堂所需物资全部纳入“四统”,并进一步统一食材标准、供货价格和时间,做到物资采购全统化。

——全部食材供应纳入统一招标。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由各区(县)政府统一招标供货企业,粮油供货企业、肉类供货企业、蔬菜供货企业(在当地有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小综合供货企业(即禽、蛋、水产品、副食调味品)等各类原材料供货企业,大县不超过3家,小县不超过2家。

——进一步统一食材采购标准。要求营养餐大米一级,菜籽油二级以上,面粉符合GB1355-86标准,肉类产品每批次须有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及产品检疫合格证,蔬菜须新鲜、环保无公害,副食调味品须有“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及编码。

——进一步统一食材供应价格和配送时间。要求为学校食堂供应的原材料必须低于当地市场价10%,大米、面粉、菜籽油每周一次供货,肉类、蔬菜每周两次供货。

食材供应产业化

营养餐食品原材料供应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要求蔬菜供货企业必须在当地有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在“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由农业、发改等相关部门从源头加强监管,做到既保证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又带动地方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如:思南县已发展蔬菜配送专业种植合作社14家,基地面积2000多亩,为营养餐提供季节性蔬菜4000多吨;全县大米年平均配送量达2300吨,菜油达545吨,米粉达1000吨,豆腐干达220吨,猪肉配送企业与本县养殖户合作年配送量达1900吨,其中营养餐达900吨,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500多人。印江县在12个乡镇建有蔬菜基地,面积3千多亩,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00多人。

学校教育“食育”化

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上,开展“食育”工作。

——创设“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体验中心”。以铜仁市第十一小学的体验中心为示范,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特别是在思南县以片区进行推广打造,至少做到了一个乡镇一个体验中心,教育示范效果十分明显。

——增强感恩情怀的培养。通过呈现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艰辛,进一步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懂得感恩、珍惜粮食,学会健康文明饮食。

——挖掘和传承地方饮食文化。开展挖掘家乡美食、家乡土特产等交流活动,让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得到弘扬。

强化政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将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每年组织召开两次全市农村学校营养餐管理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在教育局设置营养办,并按照小县3-5名、大县5-8名的标准配备专门的办公人员,确保管理队伍专业化。配备了5839名食堂工勤人员并组织专业培训,实现与就餐学生人数1:85的比例,食堂工勤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了食堂工作队伍知识专业化和人员稳定性。并成功在思南探索出“政府购买食堂劳务(服务)”新模式,将学校行政人员从繁杂的食堂劳务管理工作中分离出来,使学校食堂的管理更加规范,供餐质量更有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经费管理。从2016年11月1日起,我市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营养餐在中央、省级膳食补助资金基础上均提标1元(即小学初中学生每人每餐5元,幼儿园儿童每人每餐4元),家长原来所交生活费照常用作营养补助,形成“4+1+X”、“3+1+X”的营养餐经费投入机制。对营养餐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报账制,由教育局集中支付,按照收支两条线,学校见账不见钱,特殊情况下学校可向县级教育局按程序借取备用金。

——加大监督力度,健全考评机制。出台了《铜仁市教育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民生铸廉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的职责。按照市政府牵头市级每半年1次督查、区(县)政府牵头县级每半年2次检查、校长牵头学校每月1次清查的规定,对资金下拨不及时,使用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的,特别是对挪用、挤占、截留、克扣营养餐资金的,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营养餐督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市政府将营养餐提质升级工作分别纳入对区(县)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与年度绩效目标挂钩。对各地营养餐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奖补,工作开展不理想、任务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

下一步,铜仁市将进一步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农村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精准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