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四招”破解就业扶贫难题

日期:2017-01-11 / 人气: / 来源:铜仁网 / 发布:网络编辑-杨柳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沿河自治县结合实施“党建扶贫”,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行动,坚持“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服务发展”工作思路,以“四招”有效破解全县技能扶贫难题,全力助力脱贫攻坚。

强化工作机制,强势推进就业扶贫。为将就业扶贫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了有力的工作保障机制体系。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人社局长任组长,县就业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统筹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二是制定推进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就业扶贫要求,结合该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和易地搬迁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准推进就业扶贫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及政策落实。三是建立推进工作机制。根据贫困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分布,实行“倒逼”路线模式,倒排时间、倒排进度,确保推进不拖延,扶贫见成效。

扎实开展调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动员各乡(镇、街道)之力扎实开展入户调查、精准登记造册,为就业帮扶措施你落地生根提供了可靠依据。一是到户到人摸底调查。以扶贫部门对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和移民部门对易地移民搬迁对象的建档信息为基础,通过进村(社区)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劳动年龄内贫困对象和易地移民搬迁对象进行摸底调查,精准掌握贫困对象和易地移民搬迁对象劳动能力、就业创业意愿等基本信息。二是建立健全帮扶台账。严格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丢、一项不差”的原则,一户为单位,对贫困对象和易地移民搬迁对象中劳动年龄内人员的劳动能力、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培训需求及帮扶情况等信息进行精准登记,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台账,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三是严格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行政村(社区)统计信息台账,切实将贫困村对象和易地移民搬迁对象帮扶台账录入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同时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

夯实基础平台,重点推出四块牌子。全县贫困劳动力要实现充分就业,促进全面创业,创建创业就业“摇篮”是关键,该县结合“精品年”行动,重点推出四块牌子。一是倾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运行模式,以打造政策咨询、人力资源、财务融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科技扶持、物业管理、法律咨询等八大平台和管理专家团队为重点,加快孵化平台。为有创业愿望和正在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及扶持解读、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及整合项目、市场评估等服务,助力有创业愿望人员实现创业及正在创业人员壮大企业,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入驻基地进行孵化,提供管理咨询、信贷服务、技术顾问、法律顾问、创业把脉等创业指导服务,努力推进创业孵化加速发展。二是倾力创建创业园点。依托现有生态农业园区、产业园区,全力创建泉坝镇、中界镇、官舟镇、谯家镇、沙子街道等创业园区示范点,并为园区挂牌,典型创业园区示范点立碑,逐步实现22个乡(镇、街道)创业园点全覆盖、盘活地方经济。三是倾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立足和平街道花花桥社区、团结街道红星桥社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配套齐全社区优势,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整合“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四个环节,实行一条龙联动服务,做实基层促进就业工作。四是倾力搭建见习平台。依托就业联席成员单位及园区企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提供岗位33个。2016年,全县到岗见习应届高校毕业33名。

着力扶贫扶智,拓宽创业就业渠道。为促进地方和贫困户摆脱贫困、改变贫困面貌,该县着力扶贫扶智,精准开展培训,精准落实政策,精准实施帮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一是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和异地移民搬迁劳动力,提供GYB(产生你的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二是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结合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的亿元及市场用工需求,深入贫困乡(镇、街道)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烹饪技术、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努力提升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型就业。三是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实行“四大倾斜”,即:向安置点附近的产业园区倾斜、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自主创业贫困劳动力和异地移民搬迁劳动力倾斜。积极破解金融瓶颈,帮扶创业促进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完成就业扶贫贫困人口登记104191人,识别劳动力36569人,实现就业27963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182人,职业介绍就业700人,创业贷款扶持创业36人,较好地做到了扶贫与扶智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