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0-01-01 / 人气: / 来源: / 发布:

近年来,铜仁市不断丰富升级“完善四大体系、强化五项措施、深化六大行动”的“456”校园安全工作模式,形成了“教育与预防优先、关怀与服务为本、整治与管控并重、发展与稳定统筹”的铜仁做法,得到省综治委、省教育厅充分肯定,连续6年荣获全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评第一名。2016年,全市校园安全事故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11起,同比事故起数下降56%,死亡人数下降16.7%。

完善“四大体系”,筑牢校园安全保障

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市、县、乡三级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安全领导小组和校园安全监管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各级财政将平安校园创建经费按市级40万元、县级20- 30万元纳入同级预算。各级综治委及专项组定期召开综治委全会、教育安全工作会,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校园安全的具体问题,为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齐抓共管体系。市综治委下发《铜仁市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规范化管理意见》、《铜仁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风险评估实施意见》、《铜仁市平安校园创建及考评验收办法》,并定期牵头组织专项组成员单位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及时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织密校园安全“制度铁笼”,形成“统一协调、分类指导、分层负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防范格局,推进了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完善责任落实体系。各级专项组与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完善市、县、乡、校、家五级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市教育局认真履行组长单位职责,全力推动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以12条责任清单推进区(县)教育局落实岗位主体责任,以33条责任清单推进专项组及成员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以“四清单一台账”落实学校岗位主体责任,以表图并举编织岗位责任网,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完善督查考评体系。市委、市政府将校园安全纳入平安铜仁建设考核重要项目,增加分值权重(25分),实行单独考核,结果单独运用,并计入绩效目标考核分值。始终坚持校园安全“月督查、季通报、半年考核”机制,严格台账管理和“点对点”通报制度,年终考核由市级领导亲自带队,考评意见直接通报给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督促整改落实。

强化“五防措施”,织牢校园安全网络

强化人防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建设,建立校园警务室779个,派驻民警779名,明确1872名民警和政法干部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配备校园保安和宿管员4018名,投入3146万元配备“八小件”器材2.2万件。实行“教师+学生+民警”护校模式,建立由学校领导、专职保卫干部、保安人员、宿管人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各类护校队1484支5900人,保安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严格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做到人员数量足,队伍素质高。

强化物防措施。投入近8亿元化解大班额,完善校园安全设施设备。投入1.8亿元为542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围墙工程,消除“无校门、无围墙”现象。在城镇学校,投入1.1亿元改善周边治安、交通环境,设置隔离栏7.2千米,减速带67套。投入800余万元为420所学校安装安全防护栏,投入207万元为411所学校添置消防设施4.6万余件,实现校园教学、生活设施达到安全标准。

强化技防措施。牢固树立数字平安、智能平安新理念,推行“互联网+平台+人”管理模式,建立县级学校安全指挥平台10个,学生营养餐智慧云信息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1个,村级以上学校技防监控平台1902 个,“互联网+幼教”智慧云管理平台350个,全部接入公安“天网工程”系统,实现公安、教育、学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网上网下”双重管理及学校安全24小时可视监管。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在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安装高清探头5200个、卡口96套、智能报警按钮800处,在学校大门及校内重点区域安装探头6248个,实现学校及周边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

强化联防措施。建立“公安+学校+社区”校园周边治安联防机制,落实“一村四员一警一助理”(治安信息员、平安创建员、纠纷调解员、法治宣传员、责任区民警、警务助理)1140名。完善校外租住学生管护制度,督促学校与家长、租赁户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家长、租赁户的监护责任。组建家长志愿护校队750支,协助处置各类涉校突发事件,共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强化巡防措施。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复杂部位巡逻检查力度,发挥街面治安岗亭作用,强化街面巡逻、网格化处警。将全市672所学校全部纳入网格化巡逻巡查范围,及时防范处置各类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严格盘查校园及周边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及时应对处置学校的报警求助。完善公安机关校园高峰警务,确保“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在上学、放学期间每天安排警力落实执勤制度,确保主要街道警力到位、重点部位巡逻到位。

深化“六项行动”,抓牢校园安全措施

深化安全法治教育行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各级综治委及专项组始终把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水上安全、防艾禁毒等内容作为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方面进行培养,切实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并通过《铜仁长安网》、《平安铜仁》微信、铜仁电视台、《铜仁日报》、《铜仁政法》等宣传平台定期刊播校园安全案例,引导师生及相关群众依法维权。近年来,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法治教育活动11650场(次)。

深化平安校园创建行动。市政府出台《铜仁市平安校园三年提质升级示范校创建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各级综治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将“平安校园”创建成效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典型引路,全面启动文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禁毒“四类安全示范校”三年创建行动计划,投入资金500万元,建成消防体验中心2个、禁毒预防教育基地10个、交通安全教育体验中心5个、防溺水教育基地2个、食品安全教育基地2个。全市“平安校园”创建实现全覆盖。

深化矛盾排查化解行动。完善涉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对涉生安全事故、涉校工作决策以及涉及国内外政治形势可能引发师生集体活动等领域的排查,强化对重要节点、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管理。建立市、县、乡、校四级联动涉校风险管控机制,及时发现、有效防范、迅速处置各类涉校涉生矛盾纠纷。2016年,全市调处各类涉校重大矛盾纠纷86起,化解涉校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2起。思南县被省综治委确定为全省涉校矛盾化解机制建设试点县(全省2个)。

深化治安环境整治行动。以完善护校行动“六大长效机制”为抓手,始终保持对涉校涉生违法犯罪“零容忍”,建立专项组成员单位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对学生携带、藏匿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专项检查,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2016年,清查校园周边黑网吧50余家、“黄赌毒”等治安乱点24处,清理各类摊点3240处,收缴管制刀具28把,查处涉校案件13起。

深化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各级综治委严格落实校园安全隐患通报约谈、挂牌整治、一票否决等措施,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学生食堂、危化品仓库、供电设施等要害部位和重点场所隐患排查整改。2016年,共排查整改涉校涉生一般隐患75处、较大隐患16处。

深化特殊人群管控行动。建立中小学心理疏导服务中心,健全完善重点学生“五关爱”帮教机制,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学生心理和谐。建成200人规模的铜仁市第十六中学(育新学校),首期教育、感化、挽救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42名。全面排查校园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