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0-01-01 / 人气: / 来源: / 发布:
近年来,碧江区坚持以大数据发展战略为引领,狠抓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成果,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实现了大数据华丽转身,推动了碧江经济大发展。
狠抓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智慧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构建农业大数据中心、武陵山物流大数据中心、母亲电商、智慧云农商综合服务等运行平台,积极组建智慧城市服务商技术团队,通过利用云技术,从资源、门户和业务三个方面提供服务,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截至目前,智慧园区试点建设方案已获市级评审,农业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完成平台上线和农户APP开发,打通了测土配方、农牧科技、政策法规和农资备案等数据模版,完成了碧江360户农业产业数据采集加工,构建了碧江农业产业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建设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51个。以河西旗舰店为中心,金滩运营店为辅的母亲电商已覆盖城市10多个住宅小区近5000余户居民。武陵山物流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完成装修施工和设备调试,并投入运营。组建智慧城市服务商专业技术团队13人,已入驻碧江经开区智慧产业园。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城乡资源。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供需模型,结合碧江农业产业特点,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以城市保供为切入点,指导产业发展。搭建政府农业管理平台,通过实施农户APP升级和1000户农户的应用推广,以此搭建政府农业管理和政策信息与农户生产管理的桥梁,实现政农信息互通,解决农户生产管理的问题。着力构建精准农资需求模型,充分整合供销、邮政和为米资源,探索建立碧江大数据+农村电商模式,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资源分析,启动农资下乡,并通过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农资的低成本精准配送。启动大数据的营养餐运营计划,同时策划APP升级上线、大数据溯源系统建设、大数据平台运维和数据梳理,并充分运用以农业大数据+农村电商模式,以农产品进社区服务站和农产品进大客户(营养餐、食堂、餐饮)开展农产品进城工作,实现产销对接,带动了农产品由传统线下销售转向电子商务线上交易,并通过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拓展延伸,解决农副产品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
强化成果运用,推动产业发展。围绕“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协同发展、多方共赢”的思路,着力构建农业大数据智慧生态圈,建立大数据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生产与工业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带动农业产业化、“种、销、产”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互联网+扶贫”战略,积极搭建精准扶贫云平台,按照“农业大数据+贫困户+产业+电商服务站点+市场”的运行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智慧城市、大健康养生、智慧园区等创新发展。目前,全区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58家,年均营业额7200万元,带动就业450人。母亲电商平台社群人数达四万余人,线上服务人员200多人,实现线上流水45万余元。智慧云农商综合平台预计实现平台交易额突破1.5亿元。碧江区学生营养餐学校实现全覆盖。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贵州新闻联播:铜仁大数据平台上09-08
- 央视《新闻联播》贵州:巩固脱贫03-27
- 碧江:一顿学生营养午餐的连锁效03-24
- 铜仁:大数据搭建农产品产销桥梁05-26
- 碧江新闻:市政协调研组到碧江调04-20
- “铜仁疫情登记”小程序上线 智能02-19
相关内容 Related
- 贵州铜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12-06
- 铜仁市大数据局走访大数据企业交11-22
- 石阡:精心打造学生营养餐 护航学11-22
- 全国经验交流发言!碧江区学生资11-14
- 铜陵市铜官区政协副主席方萍一行10-23
- 工业商务大数据一周工作速览(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