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0-01-01 / 人气: / 来源: / 发布:

龙润裕:“陈主任,快来看,这是基地最近刚长出来的蔬菜,送到学校,学生吃得肯定放心又有营养。”在江古镇寿斗村蔬菜基地,听完镇远县得胜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权的介绍后,陈亮又在基地里转了转了,实地查看了豇豆、南瓜、辣椒等蔬菜的长势情况。

陈亮系镇远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公室主任,在他看来,这些食材将来都是要送到学校给孩子们食用的,凡事亲力亲为,他才能够放心。

于2002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陈亮从一名乡村教师到营养办主任,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精心照顾着祖国的花朵,用爱心培育出百花盛开。在教育脱贫攻坚战线上,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五步工作法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校农企”合作,不仅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把好了第一关,还实现了农户的农产品不愁销,企业得发展的一仗三赢的良好局面。

2017年8月,镇远正式启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食堂食品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工作,陈亮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学前儿童)每天32807人就餐所需大量农产品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开辟了“校农企结合”脱贫攻坚新模式,促成学校食材配送公司“蔡酱坊有限公司”与镇远县23家种养殖基地签订了销售合同,按照粗细搭配、荤素均衡、定期轮换、营养健康的标准按需配送进校园。与此同时,陈亮还在全州范围内率先引进了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食材配送流程,达到保证食品来源可追溯。

 “学校食堂非常的好,每天都有新鲜的蔬菜和肉等好吃的东西,吃完了还有酸奶喝。”在镇远县舞阳镇黄桑小学食堂,五年级一班学生张慧一边说着,还不忘往自己嘴里送上一大块鸡肉嚼起来,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食堂里其他的小朋友分发完餐具后,也都开动了起来,辣子鸡、红烧茄子、炒白菜、素汤等美味很快被一扫而光。

“校农企合作给孩子们推出的“营养餐”,让学校放心,家长安心,学生开心。”说到实施“校农企”结合以后给食堂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该校英语教师兼食堂管理员陈开棘还跟笔者说道:“以前的食堂管理工作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不好做,做不好还担心孩子们的健康问题。陈亮主任在负责这一块工作中很务实,还开设了一个营养计划群,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在群里反馈,陈主任也第一时间能够给我们解答,现在是账目清晰、食材新鲜、监管安全,管理方便多了。”

自镇远县实施“校农企”结合以来,“营养餐”庞大的市场需求,壮大和催生了该县的种养殖业,有力地推进了产业扶贫,为广大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据学校食材配送公司副总聂建介绍:于2017年10月至今,通过"校农企"结合,学校食材配送中心共采购本地农产品总计1035万元,采购本地农产品收购价款比重超过40%,惠及农户980户,其中贫困户221户。

“在这里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庭,每天还有80块的工资,比出门打工好多了。”江古镇寿斗村贫困户陈龙香一家共有11口人,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她把家里的2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然后就近帮工,日子轻松还有钱赚,她感到很满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亮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满腔热血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镇远县大地乡河坝村,陈亮负责对口帮扶的6户贫困户中已全部人均超过脱贫线标准。说起他干的实事,他帮扶的贫困户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其赞誉有嘉。

“陈主任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经常来看望我,逢年过节的还不忘给我买礼物。”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陈主任自掏腰包给我交了120元的医保款,还帮我积极协调得到1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补助,真的很感谢他。”

“我儿子出车祸住院,还是得陈主任帮忙筹集得1万余元资金,解决了那时我家没钱交费而停药的燃眉之急。”

......

另外,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陈亮鼓励大地乡河坝村苦荞湾组“十户一体”户长唐宗鸿和大屋基组村民冯必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并促成与学校食材配送中心分别签订了98.5亩农产品销售合同和价值60万元的牛肉供应合同,共带动该村43户发展种养殖,其中贫困户33户。促成学校食材配送公司与江古镇中所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签订了180万元的销售订单,有效解决了该基地凤尾菇季节性产量增高销售难的问题。

作者:龙润裕 编辑:田牛强 责编:田牛强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