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数智”改变生活

日期:2019-05-20 / 人气: / 来源:铜仁日报 / 发布:媒体专员-杨凤琴

近年来,万山区紧扣全省大数据行动,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民生服务,深度开发各类便民服务应用,加快大数据与各领域相融合,打通大数据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大数据在就业、就医、教学等领域深度融创发展,"数智"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大数据精准定位扩展就业空间

"没有了土地,搬到城里吃什么,靠什么生存?"63岁的赵平在即将搬到万山的时候犯起了难。2018年8月份,家住石阡县石固乡的赵平搬离故土,迁入万山区易地扶贫搬迁点,从农民变成市民,个人生活方式、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他既喜悦又担忧。

"没想到刚搬来,就有工作人员来采集我们搬迁户的家庭信息,询问就业情况和就业意愿。"赵平说,自己刚到城里的时候就想找一份事做,但因为年龄太大,兜兜转转询问了几家用人单位都没有人愿意雇用他。还好在刚搬迁来的时候,万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安排了工作人员采集他们的家庭情况信息,把相关信息录入了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在大数据平台上了解到赵平的就业状况后,针对他的年龄情况,通过平台把他推荐到了万山区一家学校食堂,让他有了一份相对安定的工作。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万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军表示,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包片干部和协管员进行日常的考核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入户走访和数据更新同步,更有效地确保数据信息来源实时高效、精准持续的同时,搬迁劳动力也可以通过安置点的自助服务终端触屏系统,手机客户端就能实现就业需求发布、培训意愿提交和岗位申请等操作。

据了解,为解决易地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万山区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大数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举措,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大数据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服务全覆盖,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就业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该大数据平台一期工程已覆盖万山区河坪、城南驿、观山雅居、廖家、茶店、义乌城等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惠及2200余户1.1万余人。

大数据智能监控助推医疗精准服务

"智能审核监控系统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事后审核处罚,实现了事前、事中提示预防,既减轻了工作量,保证了基金安全,又减轻了群众的看病负担。"万山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吉舟介绍,医保智能审核监控系统的智能化、人性化,其目的是为防止诊治行为的过度和小病大医,对于无法报销的药物项目,医保智能审核监控系统也可使用相同药效,且能够报销的药物进行替代,在病人使用医保的同时减少患者自费。

万山区人民医院作为贵州省第一个医保智能审核监控系统试点,也是第一个在事后审查基础上,向事前、事中实时审查的试点医院,该院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设定系统规则、阈值,在海量医保结算数据中对所有医保结算单据进行100%的自动审核,对关注的分解住院、限定支付、超量开药、不合理收费及重复检查等异常诊疗信息进行重点筛查分析,并及时向医保经办机构提示违规,经人工干预纠正等措施,实现了对住院等医疗服务行为的全程监控。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提升就医满意度,该院还推出"电子报告""电子胶片"及"影像原图"查询的便民服务,患者通过微信扫码或"掌上云医"APP即可实现随时随地的调阅,有效减少排队等候时间,让患者就医更方便快捷。

"做完检查以后,诊断医生把报告审核了,我们要求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通过终端机上扫二维码打出报告,然后在手机端和电脑上都可以浏览结果和影像图像。"万山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永豪介绍,该院成立的区域远程影像中心,通过与万山区区域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形成医共体关系,可真正实现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的医联体服务模式,把检查信息传到数据库,由该院有诊断医质的医生出诊断报告,从而减少患者来回跑的过程,切实降低群众看病就医成本,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

大数据应用助推校园全面化发展

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不仅仅是就业、就医发生了变化,由于其打破虚实边界、整合学习资源、把准角色转变等一系列特质,让就学、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铜仁市第六中学正在进行了3DOne软件教学的老师冉燕告诉记者,3DOne是专为中小学教育开发打造的3D设计软件,具备简单易用的程序环境,支持专业级的涂鸦式平面草图绘制,可进行丰富实用的3D实体设计,提供多种多样的显示控制,通过3D设计和3D打印软件的直接连接,打印出自己的设计作品。冉燕说"通过这种软件教学,能让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更加立体的方式讲解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他们理解记忆。"

走入该校食堂,校总务处主任唐万龙正和食堂负责人张池云对接食材采购事宜,根据食堂实际需要,确定好食材品种和数量,唐万龙拿出手机,准备通过手机在网络采购平台上进行采购。

"如果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我们必须退回去。如果发现有变质的蔬菜,我们还不能退,需要就地销毁,防止他们送到其他学校去。"唐万龙说,购买信息会被平台及时记录保存,校方和主管部门在平台上可随时掌握供应商动态,追踪菜品信息,对蔬菜的质量进行监督。

通过营养餐智慧云数据平台管理、监控各个环节,实现了营养午餐从菜园到餐桌的透明化、智能化,确保学生吃到嘴里的每口食材安全质量都有保障。

据了解,智慧云数据平台目前已经覆盖万山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校可按照午餐要求,在平台上统一购买,采购一周一次,食材一日一送,以保障营养餐的质量。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