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乐起来——教育扶贫有保障
日期:2019-05-30 / 人气: / 来源:多彩贵州网 / 发布:媒体专员-杨凤琴
多彩贵州网讯 编者按: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镇远县紧紧围绕“全面改善,精准资助,不落一生,扶智脱贫”的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着力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精准施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营养餐学生“吃饱”又“吃好”
“魔芋鸭、炒黄瓜、炒豆芽,还有一个汤,这是我们今天的午餐食谱。”蕉溪初级中学的后勤负责人向笔者介绍。
学生们开心地吃着营养餐 (杨通航 摄)
5月23日中午,蕉溪初级中学。铃声一响,学生们陆续来到食堂,排成两队,取碗、打饭、打菜、入座吃饭......一切井然有序。
八年级一班的石登璇说,“我不是住校生,但每天也会在学校食堂吃一顿营养餐,不仅免费,而且也很好吃。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炖鸡肉了!”
家住蕉溪镇郎洞村的罗静,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学校的营养餐对于她来说意义不一样。“我是八三班的,我们全班43个同学,40个都住校,所以每天都是在学校吃饭的”。罗静说,“学校的营养餐味道不错,有时候比家里做的还好吃”。
没过多久,先到的同学就把饭吃完,然后将碗筷拿到食堂的另一边,给等候在那里的同学清洗。
“我们学校会排班,让学生轮流清洗自己的碗筷,还有班主任到场监督,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拿到干净的碗,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负责后勤的老师说。
正在洗碗的田雯雯说,“我们洗碗花的时间不多,二十分钟就能洗完,一个月也才轮到一次。这是锻炼,回家还可以帮助家人。”
“学校食堂的食材都是县里统一配送,食谱也是量身定制,荤素搭配,既让学生吃得饱也吃得好。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营养需求,对贫困学子来说,节省了一笔开支。”蕉溪初级中学校长何泽东说。更让他自豪的是,他们学校在营养餐配套制度的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县各学校的前列。
据了解,2017年10月以来,镇远县采取“营养改善计划+精准扶贫”的模式,以“配送中心+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进行采购的“校农企合作”方式让中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采购本县农产品进校园。同时,建立食品溯源体系,实现学生食堂食品原材料的集中统一配送服务。这让镇远县中小学、幼儿园的32000余名学生吃得营养又健康,农副产品销路价格有保障,企业也得到稳步发展。
通过“校农企合作”,镇远县学校食材配送中心共采购本地农产品1677万元,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收购价款比重达50%,惠及农户2322户,其中贫困户1268户。目前,配送中心与本县18家种养基地签订合同,合同价值2000余万元,涉及11个乡镇,并完成“镇远县校农结合种养示范基地”挂牌。
在2018年10月12日黔东南州教育局组织召开的“全州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暨校农结合工作推进会”上,镇远县“校农企合作”模式作为成功的典型案列,在全州教育系统得到了推广。
教育资助成就学生梦想
镇远中学高二(3)班的瞿娇,家住镇远县羊场镇,她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仅靠身体有恙的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好在每年我都能得到各种教育资助,家里负担得到减轻,我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瞿娇说,她每年都得到国家助学金、教育精准扶贫助学金,以及州教育关爱基金。“这几项加起来,我可以得到共6500元的资助。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可以在学校安心地读书”。奋发努力的瞿娇,成绩最好时能拿到全校十多名。她有一个梦想:“以后我想当一名老师,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帮助像我这样有困难的学生。”
蕉溪初级中学的学生正在食堂排队打菜 (一)(杨通航 摄)
同样是镇远中学的熊冠琴是一名理科生,她每年也能得到除了州教育关爱基金以外的5500元的教育资助。对于她来说,这笔资助也有着非凡的意义。“我家四口人,爸爸有遗传病。所以我想以后当个医生,让爸爸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大地乡河坝村的周元,除了对国家给予他教育资助表示感谢外,他更多的是感念扶贫干部的帮忙。他说扶贫干部经常到他们家嘘寒问暖,还时不时的给他加油打气,对他们家帮助很大,让他感觉很温暖。“得到帮助,我觉得这个社会很美好,我现在努力学习,以后争取当一名老师,去帮助更多的人!”
实实在在的教育资助,让贫困学子学习无忧,且种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让他们更有希望成就自己的梦想,接力把爱传下去……
据了解,镇远已经建立了从学前到大学覆盖教育的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学杂费,提供寄宿生活补助,每天中午提供营养健康的“暖心饭”,让贫困家庭子女享受义务教育不花钱,其他阶段教育少花钱的“福利”,帮助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而且还开设了“绿色通道”,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子女无障碍入学。
据统计,2014-2018年期间,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累计惠及镇远学生202818人次,发放各项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资金16912.0932万元。2018年为1654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082.5139万元,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东西协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
“镇远二中第一套室内操‘动感青春’现在开始”!
江圣欢老师为学生编排的室内操 (杨通航 摄)
“I have a pen ,I have an apple.”
随着《PPAP》的音乐响起,镇远二中的学生全都跟着节奏舞动身体,愉快地做好每一项动作。在欢快的室内操后,同学们立即又投入到另一项身体素质训练,压腿、弯腰、侧躺......待每一项都做下来,大家已是满头大汗。
这是镇远二中课间操时常见的场景,而各锻炼项目的指挥者和组织者,正是从杭州来的援黔体育教师——江圣欢。
江老师原本是杭州翠苑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在去年的七月份,通过东西部协作相关协议,他来到千里之外的镇远,开始了他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涯。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江老师了解到了学校硬件设施和学生基础跟杭州的差别,于是,他摸索了一套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各种体育项目,一些考试项目的分数也比以前高了。
江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对体育课更加重视,他也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有所进步。“即使安排游戏,也会体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我们的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方式,用体育影响学生,用体育促进德语和智育,让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而他的教学理念和做法收获了学校师生的不少好评。
像江圣欢老师这样通过东西部协作相关项目学习东部教育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等先进理念的教师还有很多。
根据镇远县实际及学校、教师需求,镇远县安排了“走出去、请进来”培训项目。仅在2018年,就选派了327名教师到杭州市西湖区参加各类考察学习培训。
2015—2018年,镇远县请进杭州市西湖区教育专家63名,培训该县各学段教师达4811人次。同时,西湖区还安排了杭州市翠苑中学、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杭州市西湖区和家园幼儿园等与镇远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此外,西湖区教育局选派2名骨干教师赴镇远第二中学、第三中学挂职副校长一年。通过杭州西湖区对镇远县长期的帮扶,使该县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贫困学子获益匪浅,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教育模式,得到更优质的教育机会。
“三名工程”筑牢教师队伍
“阅读,关联着一个人的气质、胸襟、品格,要给孩子提供不同体裁、不同内涵的儿童读物去读,还要兼顾男孩与女孩不同的阅读趣味。”
5月24日下午,在镇远图书馆,镇远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州级小学语文刘美工作室主持人的刘美老师正在台上向到场的教师介绍阅读对不同阶段孩子的重要性。
待刘老师讲解完毕,台下的教师踊跃发言,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和对相关议题的讨论。
刘美老师正在讲解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 (杨通航 摄)
罗晶晶老师一上场,就抛出了几个问题:教师如何理解自己?怎样理解学生?如何尊重、热爱学生?问题一抛出,立马引起教师的思考。然后,罗老师通过举例子、摆事实、讲理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说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安全,还要保护学生的天性,要蹲下身子了解孩子,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关爱他们。话一说完,掌声响了起来。
随后,关于阅读,杨艳老师更对时下一些教师不读书的现象提出自我批评,她说“自己都不博览群书,如何要求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这一引子的出现,同样引起老师积极的思考与讨论。
接着,各老师轮番登场,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像这样的集中研修,我们工作室一年不低于4次。我这个工作室辐射镇远县尚寨、羊场、都坪等乡镇的中心校,有时候还要送教下乡。工作室的核心目标是‘师生整本书阅读’”,刘主任对于自己的工作室运作情况娓娓道来。她说,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她遇到过一些因为贫困而买不起课外读物的学生,为此她申请相关资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让贫困生跟其他孩子一样,从小就能够读到好书,有很好的阅读能力。
刘主任介绍,目前镇远县已经成立了29个省、州、县级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的“三名工程”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般情况下都有4-6个组成人员、15-30个学员。各工作室有自己的研修目标和规划,且主持人都是在师德师风和专业领域上有所建树的教师。
据悉,镇远县“三名工程”工作室内共有省级名师7人,州级名师、名校园长2人,还有数十名县级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园长等。“三名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带领工作室成员、学员进行研究课题、教研教改,全力抓好乡村教育人才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代表、江古小学教师黄俊琼建立了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共招收了6个成员和53名学员,覆盖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校。每年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不低于8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低于5次,培训县内外教师700余人次。她说:“扎根农村28年,我深知要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教育,我们将不负习总书记的嘱托和乡亲们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做好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培养培训,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自2018年以来,为加快年轻教师队伍成长,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进得来,留得住,镇远县每年评选20%以内的1-3年教龄的教师为“启航之星”,4-8年教龄的教师为“教坛新秀”,对教龄较长、教学质量好的教师评为“教师骨干”,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家乡,献身教育事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杨通航 范冬勤 编辑:姚辉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贵州新闻联播:铜仁大数据平台上09-08
- 央视《新闻联播》贵州:巩固脱贫03-27
- 碧江:一顿学生营养午餐的连锁效03-24
- 铜仁:大数据搭建农产品产销桥梁05-26
- 碧江新闻:市政协调研组到碧江调04-20
- “铜仁疫情登记”小程序上线 智能02-19
相关内容 Related
- 贵州铜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12-06
- 铜仁市大数据局走访大数据企业交11-22
- 石阡:精心打造学生营养餐 护航学11-22
- 全国经验交流发言!碧江区学生资11-14
- 铜陵市铜官区政协副主席方萍一行10-23
- 工业商务大数据一周工作速览(809-30